loading

蔣震科技成就獎簡介

蔣震工業慈善基金于1991年起頒發蔣震科技成就獎,目的是表揚在中國內地、香港和臺灣推動機械和製造科技的進步、及機械和製造工業的發展有傑出貢獻的華裔人士。每位獲獎者可獲獎座、獎章和10萬美元的獎金。

每位獲獎者可獲獎座、獎章和10萬美元的獎金。

每位獲獎者可獲獎座、
獎章和10萬美元的獎金。

成就獎每兩年於基金舉辦的國際製造科技會議開幕典禮上頒發,每屆選出一至三名獲獎者。獲獎者必須為華裔,但毋須是中國內地、香港和臺灣的護照持有人和居民。如獲獎者超過一位,則其中一位必須是上述地區的居民。

獲獎者必須為華裔

獲獎者必須為華裔

科技成就獎評審委員會主席在1991年至1998年,由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前基金董事李遠哲教授擔任;1999年的主席由臺灣宏碁集團董事長、1997年科技成就獎得主施振榮博士擔任;2001年由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教授擔任;2003年由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榮譽教授高希均先生擔任。基金邀請國內外知名製造科技及製造工業之專家領袖組成初審委員會及評審團。自1991年至2003年共14位中國內地、香港、臺灣地區和美藉華人獲得此項殊榮。

成就獎的類別

候選人可因其在推動中國內地、香港和臺灣的機械和製造工業發展的成就而獲獎。候選人必須是在獲獎前五年以內在中國內地、香港或臺灣取得卓越的成就,並已被成功地應用,裨益有關地區的製造科技或工業發展。獎勵範圍涵蓋下列三個領域:

革新性的發明或創造:

革新性的發明或創造:
獎勵在發明,設計或創制機械或製造科技方面有重大成就的工業技術專家或學術研究者。

提高工業生產力:

提高工業生產力:
獎勵革命性地改良傳統的機械或製造系統,因而提高工業生產力的工業技術專家、學術研究者。

促進機械及其它製造工業的發展:

促進機械及其它製造工業的發展:
獎勵在領導及推進中國內地、香港和臺灣的製造工業(尤其是機械工業)發展方面有傑出貢獻的人士。